发布日期:2025-07-07 21:36 点击次数:85
6月18日下午股票的交易软件,金爵电影论坛在申迪文化中心举行了一场以“光影未来:电影节的角色转型与跨文化共创”为主题的“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圆桌论坛。论坛吸引了来自“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电影节负责人、导演及电影产业精英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推动青年电影人才的扶持、构建国际合拍机制等议题,为“一带一路”地区的电影文化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新思路和方向。
论坛分为上下半场,前半场重点讨论了电影节的机制演进及其社会责任的扩展,特别是青年电影人的支持与培养问题;后半场则转向了国际合拍与海外传播的探索,涵盖了合拍机制、文化协作和市场协同等实际问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川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
展开剩余85%在论坛讨论中,我们特别关注的是青年创作者的独特性和原创能力。电影节在短时间内评审大量项目时,独特性往往能够展现出其潜力。对于青年创作者,我们更加看重他们项目的潜力,尤其是主题的新颖性、视角的独特性以及剧本和视听方面的艺术追求。我们期待在这些作品中看到不拘一格的创意与亮眼的表现。然而,青年创作者往往低估了项目执行的难度,设计的项目过于宏大,难以落地,或者在阐述时陷入自我表达的漩涡,缺乏与外界的有效连接。因此,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些在有限资源和预算下能够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且关键部分完成度较高的项目。
近年来,我们通过创投项目、亚洲新人单元等形式,提供了更多展示和发展的机会,推动了电影产业化的转型。我们希望电影节能够既鼓励视听美学上的创新,又能让作品真正进入电影行业并在市场上产生影响力。
与上海等大城市的电影节不同,我们的电影节举办地点选择了一个偏远的山村。这里没有红毯,空间小而亲密,这种非正式的氛围更加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青年创作者与知名导演、制片人等行业人士在这里能够轻松接触,建立联系,获得项目资助。电影节的形式虽然简朴,但却充满着有机的创作活力。我们接受各种风格的电影,最初我们只邀请知名院校的学生作品,但后来我们发现,业余导演也能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惊喜。例如,一位日本摄影师导演曾拍摄了一部关于菲律宾垃圾山上玩耍孩子的短片,后来他的长片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了奖项。我们不仅关注具有商业潜力的短片,也欣赏那些拍摄技巧上具有艺术性的作品,更看重的是影片的质量,而非其所属的类型。
电影创作者往往过度追求多样性,试图将各种元素融入作品,结果反而面临许多挑战。其实,真正打动电影节的作品,往往是那些忠实于创作者内心,专注于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的作品。在短片创作中,我鼓励青年创作者勇于挑战自己,敢于探索新路径,尽管短片周期较短,内容较简洁,但通过自我深度的表达往往能够触动人心。影展的意义不仅在于奖项的获得,更在于建立创作者与观众、同行之间的连接,不断探索新的创作可能。我总是告诫年轻创作者:电影节就像一根风筝线,创作者要紧握线头,才能掌控风筝的高低。无论是市场导向的创作,还是电影语言革新的探索,都没有对错之分,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创作信念。
电影节的形式不断变化与发展,关键是发现和支持新的创作人才。作为电影节的见证者,我深知电影节和影像艺术的深度融合。随着电影节规则的变动,许多实验性导演得到了专门为他们设立的单元,这为他们提供了展示先锋表达的机会。传统电影节也需要接纳新的电影模式,因为电影行业的变革已经不可避免。我们不仅要关注现有的电影节形式,更要构思未来的电影节发展。只有在不断更新和进化中,电影节才能保持其存在的意义。
我常告诉中国年轻电影人,何必盯着那些大型商业电影机构?每年,它们都会发布几十部新片,但新人常常要等很久才能获得机会。事实上,从布基纳法索到全球南方的一些国家,包括古巴等地的电影节已经联合起来,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专属的市场。而上海则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城市,年轻创作者们正在这里进行更多的电影创新。
在创办日惹亚洲电影节时,我们特别注重年轻受众的培养。虽然日惹并非经济重镇,但作为一个文化古都,它有着独特的电影文化积淀。依托当地的资源,我们不仅推动了本地社区的发展,还为私立大学和艺术学院的学生提供了展示作品的平台。通过电影节的支持,日惹的电影制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我们希望印尼的每个岛屿上的本土机构都能够获得资金支持,共同推动电影行业的发展。目前,日惹已被誉为印尼的电影之都,预计20年后,大部分印尼电影将源自这里。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传播,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既提供资金补助,又推动电影“出海”服务的便利化。为此,华夏电影专门成立了相关部门,帮助中国电影走向国际。我们不仅帮助年轻导演的作品参加国际电影节,还推动版权输出,力求在海外市场取得票房收益。2023年,我代表华夏电影与“一带一路”电影联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引进了泰国经典影片《初恋这件小事》。此外,我们还引进了苏丹的一部合拍片《再见,朱莉娅》,讲述了两位来自不同背景女性的相遇,聚焦全球女性共同面临的生活挑战。我们相信,这部电影在中国女性电影市场中将引发共鸣。
自上海电影节创办以来,我每届都会至少观看四场影片,渐渐地,我意识到电影节的意义在于呈现那些难得一见的电影作品。记得第一次在电影节上听到挪威语时,我觉得它像鱼的声音。这一独特的体验让我意识到:电影的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它还能连接不同文化,打破我们对差异的恐惧。
“一带一路”电影周给了我们一个欣赏世界多样性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在跨文化的交流中找到共性,体会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尽管地理上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不遥远,但在情感和认知上,许多国家依然是陌生的。通过电影,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和人文底蕴,解构他们的故事,这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猎奇并非理解的前提,只有通过深入了解,才能够创造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在全球范围内,我们的合拍片项目在市场中表现突出,尤其是在恐怖片和喜剧片领域。泰国等国的政府推出了30%的现金返还奖励政策,为国际电影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也在世界影城等地积极投资,为国际合作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展望未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会更加密切,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电影人,他们能够快速跨越文化的差异,成为真正的世界公民。
发布于:山东省